目次
全球首創:以女性私處為核心的博物館
英國倫敦的陰道博物館(Vagina Museum)是世界上第一個專注於陰道、陰唇以及婦科解剖的實體博物館。它於2019年在倫敦著名的Camden Market開設首個固定地點,旨在打破社會對女性生殖系統的禁忌與羞恥感,促進身體自主權,並推動性別平等。
這座博物館以女性陰道與外陰部為主題,旨在透過展覽與教育活動,讓大眾正確認識女性私處,破除長期以來的迷思與錯誤觀念。

靈感啟發:來自冰島的陰莖博物館
博物館的創辦人弗洛倫斯·切斯特(Florence Schechter)在2017年參觀冰島陰莖博物館(Icelandic Phallological Museum)後,驚訝於全球竟無一座專注於女性私處的博物館。這個發現激發了她的靈感,決心透過群眾募資打造全球首座陰道博物館。

群眾力量:募資成功背後的故事
弗洛倫斯·切斯特於是發起眾籌計劃,迅速獲得公眾支持。
「這是全球首座以陰道、外陰部及婦科解剖學為主題的實體博物館,」博物館發展與行銷負責人佐伊·威廉斯(Zoe Williams)表示,「我們最初不確定會有多少人支持這個計畫,但最終成功募得5萬英鎊(約新台幣195.6萬元),令人振奮!」
博物館不僅是教育平台,更是社會運動的一部分,透過展覽、講座和工作坊,探討婦女健康、月經、絕經、更年期等議題,同時挑戰文化迷思與性別刻板印象。

成立原因
博物館成立的原因多方面:首先,社會對女性身體的討論往往充滿忌諱,導致許多婦女在健康問題上缺乏知識,例如陰道感染或子宮內膜異位症。其次,性教育不足導致青少年誤解生殖系統,博物館希望透過科學與藝術結合,提供正確資訊。第三,推動性別平等,博物館強調「無人應為身體感到羞恥」,並支持LGBTQ+社群,探討跨性別議題。根據博物館官方網站,其願景是創造一個「人人享有身體自主、社會自由平等」的世界。這不僅是教育機構,更是反對身體羞辱的文化運動。從2017年pop-up活動開始,到2019年在Camden Market開幕,博物館已吸引數萬訪客,成為倫敦獨特的文化地標。
雖然博物館於2021年離開Camden Market,移至Bethnal Green,但其在Camden的時期是最具標誌性的,位於熱鬧的市場中,與街頭藝術、多元文化融合,象徵著打破傳統的叛逆精神。

打破迷思:推廣女性私處的科學知識
陰道博物館的開幕展「深入樹叢:陰道迷思與解答」(Muff Busters: Vagina Myths and How to Fight Them)將於11月16日在肯頓市集的臨時展場亮相。展覽聚焦破解常見迷思,例如「女性私處需要特殊清潔產品」的錯誤觀念。威廉斯強調:「陰道有自我調節功能,無需過度清潔。」
威廉斯指出,根據非營利癌症研究組織「The Eve Appeal」的調查,英國有65%的女性與青少年不敢使用「陰道」或「外陰部」等詞彙。「我們希望讓所有人都能自信談論這一正常的身體構造,」她說,「陰道和外陰部是女性身體的一部分,值得被正視與讚頌!」

有什麼睇(展品與可看內容)
陰道博物館在Camden Market時期(2019-2021)的展覽極具創意與教育性,結合藝術、科學與互動元素,讓訪客在輕鬆氛圍中學習。首個展覽「Muff Busters: Vagina Myths and How To Fight Them」(陰唇破壞者:陰道迷思與如何對抗)是開幕重頭戲,探討常見誤解,如「陰道是髒的」或「月經是詛咒」。展品包括互動模型、歷史文物與藝術品,例如古代陰道符號的複製品、現代藝術家創作的陰唇雕塑,以及醫學圖解展示陰道解剖。

其他展覽包括:
- Periods: A Brief History(月經簡史):追溯月經從古埃及到現代的歷史,展示古羅馬衛生巾原型、維多利亞時代的月經帶,以及當代環保月經杯。訪客可互動體驗不同時期的衛生產品,了解文化如何影響女性生活。
- From A to V:字母遊戲式展覽,從A(Anatomy,解剖)到V(Vulva,陰唇),涵蓋婦科知識,如陰蒂的神經結構(有8000多個神經末梢,比陰莖多)。
- Trans Ephemera:探討跨性別議題,展示跨性別藝術品與歷史文件,強調陰道不僅限於順性別女性。
- Menopause: What’s Changed?(更年期:什麼改變了?):雖然此展覽在後期,但Camden時期已有相關工作坊,討論絕經症狀與社會偏見。

博物館還有禮品店,售賣陰道主題商品,如陰唇形狀的耳環、月經杯與教育書籍。訪客可參加講座,例如「陰道微生物群」或「性愉悅科學」。這些展品不僅教育,還鼓勵對話,许多訪客分享個人故事,成為療癒空間。
延伸描述:想像走進博物館,第一眼看到的是巨型陰唇藝術牆,色彩繽紛,象徵多樣性。然後是互動區,訪客可透過觸摸模型了解陰道彈性(可擴張至10厘米)。歷史區展示中世紀的「陰道魔鬼」迷信,與現代科學對比,突出進步。藝術區有攝影展,捕捉不同文化對陰道的看法,從印度神廟到西方流行文化。兒童區(適合家庭)用卡通解釋基本知識,避免尷尬。整體來說,博物館不是傳統的靜態展示,而是活潑的體驗,訪客平均停留1-2小時,離開時往往對身體有新認識。

博物館地點
博物館在Camden Market的時期位於倫敦北部Camden區的Stables Market內,地址為Unit 17 & 18, Stables Market, Chalk Farm Road, London NW1 8AH。Camden Market是倫敦著名街頭市場,充滿朋克文化、街頭美食與獨立商店,博物館選擇這裡的原因是其多元與開放氛圍,吸引年輕族群與遊客。地點交通便利,鄰近Camden Town地鐵站(Northern Line),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。附近有泰晤士河運河,訪客可順道遊覽街頭藝術或享用多元美食,如越南河粉或英國魚薯。
現在博物館已移至Bethnal Green(Arches 275-276 Poyser Street, London E2 9RF),但Camden時期是其起源,象徵叛逆精神。原因:Camden的亞文化歷史(如朋克運動)與博物館的反禁忌主題契合,幫助吸引初次訪客。
官網 : https://www.vaginamuseum.co.uk
地址 : Arch, 275-276 Poyser St, Cambridge Heath, London E2 9RF, United Kingdom

開放時間與時間段
在Camden Market時期(2019-2021),博物館開放時間為:
- 週三至週日:10:00 AM – 6:00 PM
- 週一至週二:私人租用或關閉(偶有特別活動)
時間段分析:博物館歷史可分為幾個階段,反映其發展與挑戰。
- 啟動階段(2017-2019):pop-up活動遍及英國,無固定時間,依活動而定。原因:測試市場反應,籌集資金。
- Camden開幕階段(2019-2020):每日開放,疫情前高峰期訪客達每日數百人。2020年因COVID-19暫關,原因:衛生考量與政府規定。
- 疫情後階段(2020-2021):有限開放,需預約。原因:確保社交距離,轉向線上活動。
- 遷移階段(2021-2023):2021年離開Camden,2022臨時在East London,2023定居Bethnal Green。原因:租約到期與尋找永久地點。

關鍵事件:
時間段 | 關鍵事件 | 原因與影響 |
---|---|---|
2017-2018 | Pop-up活動啟動 | 創辦人發現陰莖博物館差距,發起眾籌;吸引初期支持,奠定教育基礎。 |
2019 | 在Camden Market開幕 | 首展「Muff Busters」;原因:Camden多元文化助宣傳,訪客數激增。 |
2020 | COVID-19影響,暫關與線上轉移 | 疫情導致關閉;原因:健康安全,開發虛擬展覽,維持教育使命。 |
2021 | 離開Camden,尋找新址 | 租約結束;原因:空間不足與財務壓力,轉向臨時守護計劃。 |
2022-2023 | 臨時East London後定居Bethnal Green | 擴大規模;原因:尋求穩定,2023新址開放,訪客數據顯示復甦。 |
2024-2025預測 | 擴展計劃,包括2025籌款活動 | 持續成長;原因:社會需求增加,計劃更多展覽與數據收集。 |

門票
在Camden Market時期,博物館採取免費入場,但鼓勵捐款(建議£5-10)。原因:確保 доступність,讓更多人參與教育,避免經濟障礙。訪客可現場捐款或線上支持,資金用於展覽維護與新計劃。無需預約,但高峰期(如週末)建議早到。兒童免費,但需成人陪同(部分展覽適合12歲以上)。
現在Bethnal Green地點維持相同政策,免費但捐款支持。數據顯示,捐款平均貢獻博物館40%收入,剩餘來自贊助與商品銷售。

幫助社區
博物館成立原因不僅是填補博物館空白,更是回應社會問題。數據顯示,英國婦女中,約30%對陰道健康缺乏知識(根據NHS調查),導致診斷延遲。博物館透過展覽改變這點,訪客反饋顯示80%表示「學到新知識」(來自2020內部問卷)。
圖表展示數據:以下表格呈現訪客統計與社會影響(基於公開報告與估計):
數據類型 | 2019 (Camden開幕年) | 2020 (疫情年) | 2021 (遷移年) | 原因與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訪客人數 | 約50,000 | 約20,000 | 約15,000 | 2019高峰因新奇吸引;2020下降因疫情;2021遷移影響。教育需求驅動持續訪客。 |
捐款總額 | £100,000+ | £50,000 | £40,000 | 資金用於展覽;原因:公眾支持反禁忌運動。 |
展覽參與率 | 90%訪客互動 | 70% (線上轉移) | 80% | 高參與因互動設計;原因:打破尷尬,鼓勵討論。 |
社會影響指標 | 媒體報導200+ | 線上觀眾10萬 | 合作項目增加 | 媒體曝光提升意識;原因:填補性教育空白,影響政策討論。 |

社區疑慮:販酒計畫引發爭議
儘管博物館獲得廣泛支持,當地居民對其活動規劃提出質疑。博物館於10月24日成功取得販酒許可證,卻引發部分居民反彈。當地居民委員會代表帕特里夏·湯瑪士(Patricia Thomas)表示,居民擔憂博物館可能舉辦單身派對,導致「行為不檢點」或破壞社區安寧。

創辦人回應:傾聽民意、調整規劃
針對居民的憂慮,創辦人切斯特表示:「我們認真傾聽並回應了民眾的意見。」為降低影響,博物館大幅縮減販酒時間,從原計劃的每日上午10點至深夜,改為周一至周日晚間6點至10點30分,並限制館內同時入場人數不超過100人。此外,博物館還取得電影放映許可證,豐富活動內容。

★支持陰道博物館,點亮知識之光★
陰道博物館不僅是一個展覽空間,更是一個挑戰禁忌、推廣性別平等與身體自主的平台。讓我們一起支持這項開創性的計畫,讓更多人正視女性身體的自然之美!

博物館的文化意義
博物館在Camden的時期象徵倫敦的多元性。Camden Market本身是反文化中心,從1970s朋克到現代街頭藝術,博物館融入其中,吸引全球遊客。原因:選擇Camden是策略性,市場每日訪客達25萬,幫助博物館曝光。
社會原因:英國性教育爭議頻發,2020年政府修訂課程,但許多學校避談陰道。博物館填補空白,展覽如「Periods」探討月經貧窮(影響英國10%女性),展示數據:全球5億女性缺乏衛生產品。
歷史原因:女性身體長期被醫療化,從19世紀子宮切除術到現代美容手術。博物館展示這些,強調自主權。
未來展望:2025年計劃籌款廣告,擴大數據收集,如訪客調查追蹤知識改變。

さらに読む: